游客发表
今年以来,宁夏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稳住扩大有效投资基本盘。
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激发创业激情,确保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6月16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斌主持召开市直统战系统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贯彻意见。
要把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和任务,贯穿到统战工作方方面面,对标对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六大提升行动等部署要求,研究细化具体措施,梳理重点工作、重要任务,推动党代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6月16日,市安委会组织成员单位及相关企业在市区博物馆广场、人民广场,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设置应急救援体验区,为市民示范灭火器、灭火毯使用方法及消防逃生等自救技能,讲解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技能,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普及全民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活动现场,各部门、各企业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设置安全知识宣传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和普法手册,开展面对面答疑解惑。(实习生:杨雅倩 记者 闫 蓓)
活动现场,各部门、各企业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设置安全知识宣传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和普法手册,开展面对面答疑解惑。设置应急救援体验区,为市民示范灭火器、灭火毯使用方法及消防逃生等自救技能,讲解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技能,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普及全民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 宁夏既有区位、能源、特色产业等优势,又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极度脆弱等挑战。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2022年3月22日摄) 王鹏摄/本刊 改革创新 扛稳上游担当 实现黄河全流域谋划协同治理,必须扛稳上游担当。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电站工地,一排排光伏板正在架起。既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广阔空间,又存在水资源利用、碳排放、生态修复等短板,在黄河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 ◆ 高效节水灌溉让亩均用水量减少60%,用肥量减少36%,碰上旱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发愁了。宁夏从供需两端入手,创造条件踏上有序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之路,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其中一家企业还以排污权作为资产进行抵押贷款,获得了银行200万元授信,排污权成了香饽饽 ◆ 腾格里沙漠中,一座外形酷似星星的酒店引人注目。宁夏石嘴山市星海湖(2022 年 5 月 30 日摄) 杨植森摄 / 本刊 守好安澜底线。
吴忠市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说,葡萄酒+旅游枸杞+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形成了新市场、新需求和新产品,文旅正在为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注入新活力,助力产业蝶变升级。推行预告登记等制度,推动作价入股(出资),分割转让使企业用不完的土地入市变资金。改革后,平罗县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宁夏其他县区200万立方米用水权,解决了无用水权企业的用水指标。
星空化身流量密码。映入眼帘的满目绿意令人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被沙漠侵袭,大风起时天昏地暗,群众的饭碗里常能拣出沙粒。2020年6月5日,农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百瑞源原生态枸杞种植基地采摘头茬枸杞 冯开华摄 / 本刊 两山转化 治黄兴黄开新局 治黄兴黄,归根结底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七成比例,土地所在的大庄村村委会可分得土地收益金116万元,这是该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集体收入。
自治区主席张雨浦说,党中央关心关注宁夏,支持支援宁夏,宁夏将以上游担当继续乘势而上,搞好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为破解水瓶颈,盐池县持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如今节水灌溉面积达46万亩,占全县灌溉总面积的98%以上,成为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
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目前,宁夏已核准确权灌溉面积1060万亩,完成1400余家工业企业的水量核定工作,并初步构建起用水权市场交易体系。
其中一家企业还以排污权作为资产进行抵押贷款,获得了银行200万元授信,排污权成了香饽饽。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华东地区输送近37亿度的绿色电能,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0万吨。宁夏沙坡头旅游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大千说。据宁夏生态环境厅介绍,实践证明,这有利于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腾出更多环境容量,促进产业转型。与此相伴的,还有难以预料的洪水。如今,文体运动休闲公园、桃李芬芳生态果园、工矿废弃地旅游开发等旅游+生态修复项目,成为大山伤口愈合的见证者。
被称为鸟岛的青铜峡黄河库区湿地,总面积近30万亩。黄河自古就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
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宁夏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并于2020年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
该项目是我国开工建设的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西电东送重要通道的绿色电源点。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5%,居西北地区前列。
2021年,宁夏再次投入近百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助力贺兰山系统疗愈。加速释放绿能潜力。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3,黄河流域的1/3。在石嘴山市平罗县的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令不少企业经营者头疼的工业尾气,变身为生产清洁燃料的重要原料。
而2016年以前,这里是贺兰山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山头曾是一个个巨型煤渣堆。既有发展基础较好地区,又面临繁重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
山上退出修复生态、山下复垦置换空间、节余指标跨省交易。由于农业用水粗放,全区农业取水量曾占取水总量的83.5%,农业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78.4%,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值。
宁夏既有区位、能源、特色产业等优势,又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极度脆弱等挑战。高效节水灌溉让亩均用水量减少60%,用肥量减少36%,碰上旱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发愁了。
双控引领绿色发展。近期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在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上为全流域探索新路,将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现在正想方设法采用节水工艺,为发展开拓更多空间。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去年9月,地处西海固地区的隆德县敲响了宁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锤,公开拍卖出让1宗38亩土地。
宁夏,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先行区建设以来,宁夏在黄河流域率先开展四水四定,将生态压力变为转型发展动力。
树坑里的覆膜令人倍感新奇,这种保墒待遇以前只有庄稼和瓜菜才有。沙漠离市区最近时只有几公里,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黄河安全。
摄影师曾小夏是四川成都江之岛摄影工作室创始人,她告诉记者,中卫独特的风景吸引了许多旅拍客户。去年,这家公司的年产4.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投产。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